我曾受邀到某一中學,做親師專題的演講。
演講結束後,女校長站到台上跟家長們做結語;當她站在台上分享她聽講的感動時,一位媽媽拿著我的一本書,低著頭、客氣地走到我前面,希望我幫她簽個名。
我小聲地對她說:「等一下簽書會時再簽……」因校長正在講話,我不好打擾到校長。
這時,女校長拿著麥克風,對著所有家長說:「要給戴老師簽名的,等一下再簽……這-是-教-養……」
哇,天啦,此話一出,我看著這媽媽低著頭、紅著臉,拿著我的書,尷尬的走回座位。
「這是教養……」這四個字,太重了,對這媽媽來說,太殘酷了。
她,不是沒教養,她只是想早一點給我簽名,早一點趕回家;或許她家比較遠,或許家裡還有幼小孩子需要照顧,或想為孩子改作業……
此時,我心裡十分愧疚和抱歉,這媽媽為了給我簽名,竟被校長當眾指射「沒有教養」。
我相信,這女校長沒什麼惡意,只是當下,她的講話被打斷,一時之間想不起來要用什麼詞,就脫口而出:「這是教養……」
然而,這突來的一句話,可能會讓這媽媽心裡難過好一陣子,很難消失。
後來在簽書會中,這媽媽排著隊,拿書來給我簽名。當我抬頭看到她時,心裡感到很歉疚,也對她說:
「對不起,剛才不方便簽名……」簽完名後,我將書雙手奉還給她,也再跟她說:「請妳不要在意,剛才校長講的那句話……」
這媽媽對我勉強地笑笑,說:「沒關係,謝謝!」
演講會結束了,大家都離去了,可是,我腦海裡還是想著「這是教養」這四個字。
有時,我們不經意、脫口而出的一句話,可能是殺傷力極大的一把刀刃。
也許,當下我們不自知,可是,這把利刀卻已經刺進別人心裡。
「說話,是沒有橡皮擦、沒有立可白的。」
我們說出的話,很難加以塗去、拭去。
在人際溝通中,我們都要懂得~~「要說什麼」?更要小心「不說什麼」?
因為,「不說什麼」需要許多的謹言慎行,和閉口的智慧啊!